物聯網技術打造智能電網神經末梢
日期:2018-03-09 瀏覽量:3045
業界知名的《智能電網與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文提出,智能電網具有四大特征:第一網架堅強,第二廣泛互聯,第三高度智能,第四開放互動。這四大特征充分表明智能電網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其建設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行業如通信、信息網絡、物聯網等互通互聯,并通過相互間作用、影響,智能電網的系統和范圍得以進一步豐富和拓展。
智能電網的核心在于,構建具備智能判斷與自適應調節能力的多種能源統一入網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化網絡系統,可對電網與客戶用電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和采集,且采用最經濟與最安全的輸配電方式將電能輸送給終端用戶,實現對電能的最優配置與利用,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而物聯網作為智能電網末梢信息感知不可或缺的基礎環節,在電力系統中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滲透到電力輸送的各個環節,從發電環節的接入到檢測,變電的生產管理、配電的自動化、智能用電、信息采集、計量應用、生產管理、電力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安全評估與監督、用戶交互以及精細營銷都要采用物聯網技術,可以說智能電網80%的業務均跟物聯網技術相關。
尤其在智能用電雙向交互服務、用電信息采集、電能能效管理、分布式電源接入及電動汽車充放電等環節,通過終端傳感器網絡和相關技術組成的物聯網,在客戶之間、客戶和電網公司之間形成即時連接的網絡互動,實現數據讀取的實時、高速、雙向效果,從而提高整體電網的綜合效率和各個環節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廣度,以達到電力系統智能化以及信息流、業務流、電力流高度一體化。
可以預期,隨著物聯網技術及設備應用的深入,未來智能電網必然成為世界上最大、最智能、信息感知最為全面的物聯網。